2025年7月至9月,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科技下乡 病虫图鉴”团队深入山东多地农业一线,开展“科技下乡·病虫图鉴——智慧植保”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针对农户“识别难、防治盲”的痛点,选取枣庄市市中区横山口村、聊城市莘县白东村、临沂市平邑县曹家庄等8个典型区域,通过“实地调研摸实情、数据采集汇信息、平台建设及科普”的组合拳,有效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山东农业绿色高效生产注入科技动能,取得显著成效。
实践中,团队创新采用“调研—分析—转化”三步走模式:深入田间地头运用实地调研法,通过田间观察、农户访谈、样本采集,系统记录180多种害虫种类、特征及发生规律;依托数据多维度分析,系统整合调研成果,构建包含“种类—特征—规律—防治”关联信息的数据库,并精准标注地域差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发“病虫图鉴”科普网站,设置“害虫图鉴”“防治指南”等实用模块,通过试点推广收集反馈、优化功能,让平台更贴合生产实际。
此次实践成果丰硕,一方面,建成覆盖山东主要农业害虫的区域性数据库,为精准防治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病虫图鉴”科普网站成功上线,实现害虫图片检索、特征匹配、防治建议查询等功能,为农户和基层农技人员打造了“指尖上的农技助手”。
团队秉持“接地气”的技术下沉理念,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让网站内容紧扣农业生产场景;聚焦“地域性+数字化”融合,立足山东农业特色,打破农技知识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科研成果随用随查”。通过科技服务与农民需求的精准对接,活动不仅提升了防治效率、减少农药滥用,更推动了农业绿色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活力。下一步,团队将持续优化数据库与科普平台,扩大智慧植保技术推广范围,让科技成果更广泛地服务山东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图片1:展现了参与该实践活动人员。王盈 供图 2025年7月7日

图片2:德州学院动植物团队科普工作室 王盈 供图 2025年7月9日

图片3:团队成员采集害虫样本 王盈 供图 2025年7月12日

图片4:团队成员在观察农作物害虫情况 张昭仪 供图 2025年7月13日

图片5:团队成员与农户进行访谈,了解害虫防治痛点 张昭仪 供图 2025年7月17日

图片6:农户手中拿着农作物样本,展现活动以农户需求为导向 张昭仪 供图 2025年7月18日

图片7:团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当地防治痛点 司洪浩 供图 2025年7月20日

图片8:团队与基层农技人员交流数据应用场景 司洪浩 供图 2025年7月21日

图片9:团队在田间采集样本,通过近距离观察收集第一手虫情数据 唐相如 供图 2025年7月22日

图片10:农户与团队交流虫害防治难点 唐相如 供图 2025年7月25日

图片11:团队对田间采集样本进行精细化分类鉴定 王盈 供图 2025年8月1日
撰稿人:张昭仪
校对:单柯颖
初审:马双
审核:夏书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