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海经济助推田园综合体
本报讯 日前,中原花木产业高层论坛在花都河南省鄢陵县召开。论坛聚焦花海经济与田园综合体这一主题,深入探讨花木产业发展如何应对变化、如何适应市场、如何推动转型升级等一系列问题。 论坛主席、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介绍,今年的主题确定为“花海经济与田园综合体”,既主动适应了国家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又贴近花木企业、广大花农加快花卉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 “ 花海经济与田园综合体”是前沿 [详细]
2017-10-11
-
濒危物种黑颈鹤青海三江源再添栖息地
中新社西宁10月7日电 (记者 罗云鹏)“嘉塘草原今年共迎来了超120只黑颈鹤成年个体,目前已繁殖有12只小黑颈鹤,这表明该区域正成为三江源又一重要的黑颈鹤栖息地。”7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称。 黑颈鹤作为高原生态变化指示性物种,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米-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及芦苇沼泽间,1989年中国将其列为国家 [详细]
2017-10-07
-
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白皮书发布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近日联合发布了《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白皮书暨中国生物工业投资分析报告2017》。数据显示,2014-2016年,中国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表现良好,至2016年发文总数达11266篇,超越美国,成为年度发文量排名第一的国家,而申请专利数量达120686件,也位居世界第一。 2014-2016年,中国在合成 [详细]
2017-11-14
-
草食性恐龙并不只吃素
近日,《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一组大型草食性恐龙可能不像之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严格的食草动物。该研究显示,部分草食性恐龙可能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以甲壳纲动物为食。 研究人员对大型草食性恐龙的牙齿和颌骨进行分析后表明,它们能够处理纤维性植物食物。据此,一般假定草食性恐龙为严格的食草动物。事实上,对大型鸟臀目恐龙摄食行为的重建主要是基于大型草食性哺乳动物——二者在体型上类似。但是,目前仍缺乏关于鸟臀 [详细]
2017-09-22
-
高分子平衡缓释肥助力水稻丰收
近日,由中国绿色生态环境修护联盟与邯郸市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水稻绿色高产栽培高峰论坛暨高分子平衡缓释肥现场会”在江苏省洪泽湖农场召开。 良种、良肥、良法与良好的耕地质量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关键。用肥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会议研讨了水稻需肥规律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及高分子材料在缓释肥生产上的应用机理及使用技术。 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常务副 [详细]
2017-10-27
-
体型最大和最小的脊椎动物灭绝风险最高
新华社电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最新发现,脊椎动物的灭绝风险与体型相关,体型最大和最小的脊椎动物灭绝风险最高,但二者原因不同。 这个由澳大利亚、美国、瑞士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9月18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针对全球超过2.7万种脊椎动物建立起身体质量数据库,并分析它们的灭绝风险。 结果发现,体型最大、体重最大和体型最小、体重最小的脊椎动物都面临最高的灭绝风险。不同的是,体型和体重最大 [详细]
2017-09-21
-
冬小麦面积将稳定在3.3亿亩以上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23日 02 版) 本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郁静娴)记者22日从农业部召开的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今年秋冬种生产主要目标是“一稳定、三提高”,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亿亩以上,冬油菜面积稳定在1亿亩,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科技服务水平和供给质量效率。 目前全国大部秋粮长势较好,墒情普遍较好,技术模式成熟,将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秋冬种生产任务繁重,农业生产 [详细]
2017-09-23
-
裸盖菇素或可驱虫
神奇蘑菇的致幻作用一直有据可查。不过,没有人知道,发挥作用的化学物质——裸盖菇素对蘑菇本身做了什么。 如今,对神经致幻真菌进行的首次基因组分析解开了裸盖菇素生产之谜,甚至提出了它的一项用途。通过和昆虫神经化学物质混合,裸盖菇素或许可充当具有致幻作用的驱虫剂。 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家Jason Slot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将3种神经致幻真菌的基因组和3种没有致幻作用 [详细]
2017-08-23
-
发现水龙骨科薄唇蕨属新种
据新华社电 研究人员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发现一水龙骨科薄唇蕨属新种——勐宋薄唇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刊物《Phytotaxa》上。 据论文第一作者、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自然保护规划设计所工程师赵明旭博士介绍,该新种发现于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700米左右热带山地森林中,附生于林中树干上,被命名为勐宋薄唇蕨。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双版纳西南部,是以热带雨林 [详细]
2017-08-22
-
“双创”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动能
本报讯(记者秦志伟)9月15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在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一大批农村创业创新人员正在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贡献着力量。 宗锦耀说,以助力农民增收为例,据农业部统计,在返乡下乡人员创办的企业中,有80%以上都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或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这样能够使农民分享到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 目前各地开展农村“双创”风声水起,具体表现在人数 [详细]
2017-09-20
共有 2,76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77 页 当前第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