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三下乡”“德院红”染就“少年志”:这场三下乡实践让传承更有温度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5-07-14 点击数:

“从延安精神到社区课堂,红色基因代代传。”当理论宣讲遇上童真互动,德州学院的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热情点燃了社区青少年的赤子之心。现在,让我们一起解锁这场“红色铸魂+文化传承+实践育人”的多元实践之旅!

红色故事会:让信仰的种子“跳”进童心

志愿者们化身“红色解码员”,用童趣语言讲述延安窑洞的灯光、长征路上的草根皮带。当孩子们抢答“红军长征吃什么”时,那些课本上的历史,突然变得触手可热……从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的赤诚到黄文秀扎根大山的坚守,一个个鲜活故事串联起百年征程中的精神密码。

(志愿者分享红色故事)

(志愿者讲解红色精神)

跨越时光的相遇:老学姐的“赤子心”课堂

这位“老学姐”曾与志愿者们同沐德院学风,这份跨越数十年的校友情,让精神对话更添动人温度。学姐以半生育人智慧,用毛泽东的少年壮志、周恩来的豪迈誓言、习近平梁家河奋斗的故事,为孩子们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百善孝为先”“志存高远,方能行远”,这些箴言被她揉进生活小故事里;她像长辈般叮嘱“网络是工具不是玩伴”,话语朴实却因“同校人的亲切”与“教育者的赤诚”直抵人心。




这场相遇,让红色信仰更鲜活,更让志愿者看见:从德院走出的“赤子心”,历经岁月仍能照亮他人,何尝不是一堂最生动的“传承课”


创意工坊:当非遗扎染遇上“红色书签”

红色书签DIY孩子们把“为人民服务”“少年强则国强”等字句一笔一画写在彩纸上,再画上五角星、红旗等,有的还画下心中的英雄模样。一张小小的书签,成了孩子们与先辈对话的“秘密


非遗扎染体验:孩子们在志愿者及社区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手制作蓝白相间的扎染作品,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一布一染间,我们触摸到了中华文化的脉搏!


实践游乐场:在投壶与蔬香中成长

套圈时瞄准目标的专注、投壶时屏住呼吸的认真、踢毽子时蹦跳的身影、羽毛球在空中划出的弧线,让孩子们在欢笑中体会“运动的快乐”

(进行套圈小游戏)

(进行投壶游戏)

  书香遇“蔬”香活动:孩子们用闲置书籍换来新鲜蔬菜,既学会了分享,又懂得了“知识与生活都值得珍惜”。

(用闲置书籍换蔬菜活动)

安全小卫士:护航七彩假期

暑期安全是重中之重。志愿服务队通过情景演示、趣味问答等形式,开展防溺水、交通规则、用电安全宣讲,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了自救互救技能。


这场双向奔赴,未完待续!从红色故事里的精神洗礼,到老学姐意外带来的人生启迪,再到动手实践中的感悟成长,这场实践活动早已超越了“服务”本身。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快乐,更在心中埋下了爱国、感恩、奋进的种子;志愿者们则在与社区的联结中,读懂了“高校服务社会”的深层意义。未来,德州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开展更多活动形式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撰稿人:郭永珍

校对:单柯颖

初审:马双

审核:夏书珍


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 0534-8985840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566号(104国道北)  
邮编:25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