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青鸟归巢·故土情深” 2025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学子的返乡印记与心灵共鸣(三)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5-08-16 点击数:


故土的召唤,青春的应答,又一季青鸟计划社会实践画上句点。在故土的时光里收获了别样的心灵感悟,春风般的培育滋养着他们,归乡的脚步也为家乡添了份青春力量,如今实践落幕,学子们满载而归,他们有怎样的思考与蜕变?让我们一同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的青春力量。

01  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吕欣桐

个人简介:

吕欣桐,女,群众,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学生,2025年7月7日至7月18日,服务于龙口市东莱街道松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实践内容:

暑假返家乡期间,协助社区面向老年群体开展反诈骗宣传,普及防范网络错误信息的知识;参与物业组织的防汛专项培训,学习防汛应急相关技能;此外,还配合社区筹备民生活动,负责活动道具准备工作,并协助完成居民志愿服务信息登记。

实习感悟:

这个暑假,返家乡实践让我收获满满。以往总在课本里读到 “劳动创造价值”,这次亲身体验后才真正懂得其中含义 —— 帮社区老人解决智能设备操作难题时,他们紧握我手的温度;协助完成志愿服务登记后,居民脸上舒展的笑容,都让我心头涌起强烈的自豪感。这些真实的反馈,比任何话语都更有力量,也让我明白,平凡的付出能给他人带去温暖,这份来自基层的感动,是这个夏天最珍贵的成长印记。

(参加志愿者培训)

(作为志愿者帮助群众登记)

02  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刘治梅

个人简介:

刘治梅,女,共青团员,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学生,2025年7月至8月,服务于莒县社区莒家亲公益课堂。

实践内容:

暑期在莒家亲公益课堂任三升四数学老师,围绕暑假作业,梳理重点知识,设计趣味导入。采用“讲解+练习+互动”模式,细致批改作业、答疑,用积分制维护纪律,建学习档案跟踪学情,家校协同个性化辅导。

实习感悟: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不只是知识传递,更是耐心与智慧的结合。看到学生从懵懂到理解,从被动到主动,那种成就感难以言喻。教育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唯有多方合力,才能真正帮孩子在成长路上稳步前行。

(辅导孩子作业)

(给孩子们授课)


03  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侯美林

个人简介:

侯美林,女,共青团员,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学生,2025年7月至8月,于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济津社区参与志愿服务。

实践内容:

我参与的 “暖心课堂” 面向社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涵盖学业辅导、兴趣拓展、安全引导等板块。我负责为各课程备好学辅资料、答题技巧、红色故事、模拟剧本、手工材料等。课堂上,我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发言、情景模拟等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课后记录表现与反馈,动态调整课程。

实习感悟:

通过此次实践,我明显提升了沟通和应变能力,社区服务层面,我更直观地感受到基层志愿服务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与孩子们相处,让我学会用更耐心、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在服务家乡中收获成长,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暖心课堂”非遗拓印活动)

(作为志愿者辅助教学)


04  2024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王天予

个人简介:

王天予,男,群众,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2025年7月至8月,于山东省淄博市房镇镇人民政府参与志愿服务。

实践内容:

实践期间,我负责整理档案并跟随办公室主任下乡,深入社区对小朋友们学业辅导,参加了“青年进化论”活动,听学长学姐分享考研备考经验和院校选择技巧,在企业参观活动中,我了解到前沿技术和企业运营模式,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实习感悟:

此次返家乡实践,让我在不同维度收获成长。在政务实践中,我全程参与流程办理,不仅熟悉了具体环节,更对城建工作的系统性、政策落地时的细节考量与民生温度有了直观认知。同时,我也投身志愿服务,通过辅导解决孩子们的学习难题,在耐心讲解与陪伴中,切实践行了志愿精神。这些经历让我的社会责任感愈发强烈,既坚定了未来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念,更让我下定决心,要持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整理档案)

(参观企业)

(参加“青年进化论”活动


撰稿人:刘玉秀

校对:单柯颖

初审:马双

审核:夏书珍


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 0534-8985840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566号(104国道北)  
邮编:25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