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青鸟归巢·故土情深” 2025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学子的返乡印记与心灵共鸣(二)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5-08-15 点击数:


故土的召唤,青春的应答,又一季青鸟计划社会实践画上句点。在故土的时光里收获了别样的心灵感悟,春风般的培育滋养着他们,归乡的脚步也为家乡添了份青春力量,如今实践落幕,学子们满载而归,他们有怎样的思考与蜕变?让我们一同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的青春力量。

01  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李亚男

个人简介:

李亚男,女,共青团员,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学生,2025年7月至8月,服务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苗馆镇政府。

实践内容:

工作期间,我负责整理档案资料,还跟随领导下村走访,实地了解乡村发展变化;参与邻里宅基地纠纷调解,学习用接地气的方式化解矛盾。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入掌握了群众的实际情况,同时协助发放惠民政策宣传单,并为群众解答养老金认证等各类疑问。

实习感悟

通过此次实践,我对家乡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基层工作”形成了具体而深刻的认知。我切实体会到基层干部肩负的责任与默默的付出,每当帮村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都能真切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与意义。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宝贵的实践经历,继续为家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志愿者参加培训会议)

(志愿者参加活动培训)


02  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李成轩

个人简介:

李成轩,男,共青团员,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学生,2025年7月至8月,服务于东阿县青年志愿者协会。

实践内容:

实践期间,我先通过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及兴趣爱好,与他们建立起信任关系。日常中,我会组织晨读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知识难点进行作业辅导;同时安排了手工课、绘画课、跳绳踢毽子等多样化课余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对于调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则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习感悟:

从兴奋紧张到融入孩子世界,在答疑解惑和互动中收获成就感,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明白教育是温暖的修行,需要用爱和责任浇灌,才能见证孩子成长,同时也体会到志愿者工作的价值,更懂关爱与责任的意义,希望未来能继续陪伴更多孩子,见证他们的进步与蜕变。

(志愿者正在给孩子们讲课)

(志愿者与孩子们的互动合影)

03  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张瑞欣

个人简介:

张瑞欣,女,群众,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学生,2025年7月至8月,服务于济宁市鱼台县翰林社区。

实践内容:

实践期间,我主要负责社区学生的作业辅导工作。针对不同孩子的学习节奏与接受能力,我会耐心讲解题目,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点。此外,我还带领孩子们参与了多场社会公益课程,包括教育协会老师带来的游戏化知识讲解、戏曲老师开展的国粹文化教学,以及心理老师主持的心理健康引导等活动。

实习感悟:

这次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被需要”的价值所在,也让我明白成长不止于书本,更藏在实践的点滴之中——知识应当转化为温暖他人的力量。同时,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过程,也更加理解了“责任”的分量:这份责任,既包括对孩子们的用心,对公益课堂效果的负责,也涵盖对自身言行的规范。

(志愿者们正在辅导小朋友)

(志愿者与孩子们的留念合影)


04  2024级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高润泽

个人简介:

高润泽,女,共青团员,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2025年7月至9月,服务于新泰市总工会,参与托管班志愿工作。

实践内容:

实践期间,我主要负责小学年级学生的托管工作。结合总工会的要求与自身生物科学专业知识,我精心筹备教学内容,设计了“种子生长的奥秘”“冬日沉睡的动物梦”“关爱野生动物”等专题课程,并完成了相关授课任务。

实习感悟:

这次实践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真切体会到“守护童年”需要倾注诸多细致用心。从最初单纯的轻松陪伴,到深入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贴合孩子认知的教学内容,再到实际授课时被孩子们的聪敏与童真深深打动,我不仅对教育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更清晰地感受到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更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长与蜕变。

(给同学们上课)


05  2024级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王天鹤

个人简介:

王天鹤,男,群众,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学生。2025年7月至8月,服务于东阿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从事托管工作。

实践内容:

实践期间,我承担着孩子们的作业辅导与日常起居照料工作。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每个孩子的状态,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小困扰;对于进度不同的孩子,会耐心陪伴他们逐步完成任务。同时,我注重鼓励孩子们在捡橡皮、整理书包等日常小事中培养自理能力,也会细心留意他们的饮食情况与情绪变化,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

实习感悟:

通过此次托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耐心是与孩子相处的最佳“钥匙”,唯有尊重每个孩子的自身节奏,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同时也发现,“小事”中蕴藏着大成长——让孩子在试错中摸索前行,远比一味代劳更有意义。看着孩子们从拖拉懈怠到主动投入、从闹别扭争执到乐于分享的点滴转变,我不仅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更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辅导孩子作业)


撰稿人:王圣煜

校对:孙淑慧

初审:马双

审核:夏书珍


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 0534-8985840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566号(104国道北)  
邮编:253023